所在位置:首页 -- 县域论坛 -- 正文

实施文化引领战略推进文化巴东建设


 中共巴东县委书记陈行甲

 
省第十次党代会响亮提出建设文明湖北的宏伟目标,为构筑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精神高地,为文化强省建设蓄积内生动力,为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巴东县委、县政府要认真学习贯彻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带领全县人民不断解放思想,确立文化引领发展理念,大力实施“生态优先、文化引领、产业兴县、开放包容”的发展战略,着力打造“绿色巴东、文化巴东、富裕巴东、和谐巴东”,以发展壮大文化产业为追求,以建设文化巴东、争创全国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示范县为目标,努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繁荣。
 
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健康发展
近两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后,巴东按照上级部署和要求,大力推进文化单位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强化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和服务等职能,积极探索建立新型国有文化资产经营管理模式,建立和完善文化企业国有资产评价体系和文化企业领导人考核办法,建立健全行业自律规则,创新经营性文化单位机制,培育了一批有活力、有竞争力的文化企
业。
 
二、实施文化引领战略,大力发展文化生产力
巴东县地处三峡腹地,是土家先民巴人的发祥地,蕴藏着古楚地灿烂而独特的文化。过去,巴东丰厚的文化底蕴没有被人们所认知,文化资源未能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巴东县委、县政府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实施文化引领发展战略,坚持走“生态优先、文化引领、产业兴县、开放包容”的文化发展繁荣之路,文化生产力不断得到彰显。
 
一是确立文化生产力理念。在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实践中,巴东大胆摈弃过去有碍发展的观念、做法,紧紧抓住“解放思想”这一有力武器,将文化巴东建设融入生态巴东建设中,注重谋划发展文化生产力,打造支撑巴东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文化软实力。
 
二是确立文化建设的主角地位。实现巴东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目标,必须在先进文化的引领下,确立文化建设的“主角”地位,让巴东的发展更切合实际,体现人文精神。实践证明,文化巴东建设只有不脱离人的发展,并且融入巴东民族民间文化精华来推进发展,才是健康可持续的。
 
三是确立文化建设两个效益理念。文化建设在巴东已不再是“只花钱不挣钱的热闹”,而是能产生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产业。在各地竞相打造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格局中,巴东立足本地特色,充分挖掘利用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如纤夫文化、寇准文化、巴人始祖廪君文化,创造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三、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群众文化蓬勃发展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大力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着力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一是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近几年,巴东先后投资近2亿元,新建了体育场、民族文化公园、县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投资2亿元,建成巫峡广场、寇准广场、纤夫广场等县城广场6个、乡集镇广场12个,野三关镇石桥坪村还建起了村级文化广场。投资1亿多元,建成10公里长的县城文化游憩走廊。县博物馆有藏馆文物3万余件,馆区内有13处各具特色的古民居等古建筑得到修缮,已成功获批国家3A 景区,博物馆每年接待游人2万多人次。12个乡镇文化站、491家农家书屋全部建成,完成农民体育健身点89处。县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全部免费开放,覆盖城乡的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网络体系全部建成,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保障。二是着力组织文化活动,推动群众文化蓬勃发展。鼓励创作优秀文艺作品。近年来,县委资助了《清江恋歌》、《樱花之恋》、《木竹坪滑坡大营救》、《拐杖老师谭定才》等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舞台艺术曲目的创作和展演,这些曲目感人至深、催人泪下,受到群众欢迎,起到很好的宣传教育作用。坚持文艺“三贴近”原则组织开展
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
 
三是宣传推介文化人才。在文化建设实践中,县委、县政府注重培训培养发现文艺人才,并大力向外推介,打造巴东文化人才名片。如以谭学聪为首的“撒叶儿嗬组合”,一举夺得第十四届央视青歌赛原生态唱法金奖,谭学聪还问鼎今年全国的“山歌大王”;23 名优秀民间艺人先后被推荐为省、州、县“民间艺术大师”。
 
四、挖掘民族民间文化,打造巴东文化品牌县委、县政府制定《加强文化建设创建全国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示范县的意见》和《实施意见》,加强对民族民间文化的挖掘保护、抢救整理和开发利用。巴东县制定《文学艺术精品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奖励办法》,每年安排20万元作为专项奖励资金。目前已有28 个项目入选国家、省、州、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巴东县(歌舞)被命名为“2011-2013 年度湖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野三关镇(歌舞)被命名为“2011-2013 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沿渡河镇(堂戏)、溪丘湾乡(堂戏、皮影戏)被命名为“2011-2013年度湖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撒叶儿嗬》先后获得第十四届CCTV青歌赛原生态金奖、文化部杭州农运会金穗奖、湖北省楚天群星奖等多项大奖。《长江三峡号子》获全国银奖、文化部杭州农运会丰穗奖。《纤夫号子》荣获长江流域渔歌号子展演优秀节目展演奖。歌曲《美丽的神龙溪》获全国旅游金奖。在全省首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综艺晚会《巴风土韵》获优秀奖、组织奖和最佳节目奖。巴人河漂流体育旅游项目被纳入“中国体育旅游精品推荐项目”。
 
五、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促进产业效益提升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采取措施,高起点培育发展重点文化产业,注重培养新兴文化业态。
 
一是培育文化市场主体。积极发展重点文化产业,建立巴东文化产业和市场体系,使其成为县域经济支柱产业。目前巴东着力发展文化旅游、影视传媒、图书印刷、体育休闲、网络通讯、广告会展等文化产业,并努力拓展文化产业空间。如巴东每年制定文化产业招商引资规划,实施硬指标考核,建立健全鼓励企业投资文化产业政策。截至2011年底,全县文化经营单位372家,从业人员5100余人,产值5.2亿元,占国民收入的10%。
 
二是支持文化企业做大做强。县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建立文化发展基金,用于文化产业发展补助和优秀人才优秀成果奖励。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实行划拨,文化园区用地给予优惠。新办文化企业3年内按规定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全额返还给企业。实行“捐赠抵税”政策,鼓励企业向公益性文化事业捐赠。
 
三是实施重大文化项目带动战略。由湖北红色世纪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首期投资超过2 亿元的巴楚新时代文化广场正在进行基础工程建设,该公司投资超过5亿元的巴国古城文化旅游产业园已完成设计评审,这两个项目竣工后,可吸纳近万人就业,每年税收过千万元。同时,巴东还将建设巴人源博物馆、巴东影视文化中心、寇准文化公园、巴楚文化产业园等一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发展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依托文化大项目带动文化产业大发展。
 
四是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巴东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灿烂的历史名人文化奠定了巴东文化旅游的基石,历史战场遗迹丰富了国内外游客的想象空间,多彩的民俗文化为旅游者提供了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大餐,山水风景为文化旅游注入了原生态内涵,民族民间艺术展现出文化旅游的无限风韵。还有国际5A景区神农溪的原始古朴以及体验神农溪漂流的野趣,等等,更增添了巴东的文化旅游韵味。曾任巴东县令的一代名相寇准,以其故事、诗词、遗迹等,构成丰富的寇准文化。巴人始祖廪君留下的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开拓足迹,形成了独特的廪君文化。巴东已经形成以神农溪为主体的纤夫、山水文化游,以长江沿岸及水布垭为主体的高峡平湖工程文化游,以县城博物馆、寇准文化公园、巴山森林公园、沿江休憩带为主体的山城历史文化游和莲峡河等的探险文化游。特色文化为巴东文化旅游发展注入了无尽源泉。巴东已建成最具巴山蜀水特色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年接待游客200 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年收入2.8亿元以上。
 
未来五年,巴东将抢抓“黄金十年”战略机遇,以“五个一”为抓手(办好一个节———巴东中国三峡纤夫国际文化旅游节,打造一部戏———展示巴东特色民族文化的大戏,出版一套书———巴东民族民间文化系列丛书,建一个园———巴楚文化产业园,建成一个基地———特色文化体育基地),努力把巴东建设成为文化基础设施齐备、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人才荟萃、文化实力雄厚、文化特色鲜明的文化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