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经验交流 -- 正文

聚精会神谋发展 民富村强结硕果


——记“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乌云山村

乌云山村位于英山县城北3 公里处,全村6 个村 村民小组,263 户,952人,版图面积2.3 万平方公里,耕 地面积450亩。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十年以来,该村坚持 新农村建设”20 字方针”,咬定建设“4A”景区的目标,围 绕生态、高效、园林化农业发展方向,聚精会神谋发展, 创业创新勇图腾,分步实施强推进,标本兼治活力增,农 村经济社会稳定快速发展,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到2011 年底,村级已建成高效标准茶园560 亩,规模品牌企业 一家,优质果园30亩,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5 万元,农 民人均纯收入5200元。该村因此而先后获得”全国农业 旅游点”、”全省休闲农业示范村”、“全省先进基层党组 织”、“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文明村”、全市“文明 村”、“旅游名村”等15项荣誉。2012 年又被中组部命名 为“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
一、十年创业路,借力政策支撑。翻开2000年乌云 山村的相关资料数据显示,该村向国家上交了农业税 9.5万元,特产税18万元,三提五统6 万元,农村人均税 费负担375 元人,村集体负债68 万元。2001年开始国 家逐步取消特产税、农业税,并向广大农民朋友发放良 种补贴,全村老百姓彻底从沉重的税费负担中解脱出 来,土地从此不再被抛荒撂荒,全村农户盼脱贫、盼致富 的激情开始燃烧,摆在村两委面前的课题开始从收税费 转向到谋发展上来。为了正确引导,村两委一班人摸着 石头过河,依托七十、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60 亩岗地茶 园,立即采取了除杂草、修剪、施肥,让这块无人问津的 老茶园焕发出新的生机,接着依靠英山县委县政府的产 业发展政策,让乡土能人创办了乌云山村茶场,从此带 动了一批种茶人的致富。2005 年全村茶园面积发展到 200 亩,一大批种茶农户都相继脱贫,村两委在带领群 众脱贫致富的征途中也成功地迈出了一大步。从2006 年起村两委经过理性思考,提出了“茶叶专业村”建设的 目标和品牌建设的思路,不断把乌云山茶叶推向市场, 到2009年,全村茶园面积达到460 亩,“乌山春”云雾茶 也被国家工商局注册商标,并相继获得:英山县茶叶节 金奖,湖北省绿色无公害产品认证,陆羽杯名茶产品等 荣誉,“乌山春”成功地走出湖北。
二、专业合作化之路,给力提档升级。随着分散农 户种植面积的扩大、生产经营需要以及品牌效应的拉 动,乌云山村两委又及时地动员和组织广大茶农组建茶 叶专业合作社,走合作化经营之路,彻底打破生产管理、 经营、开发的无序化状态,在确保茶农正常、既得到利益 的前提下,大刀阔斧地实行连片开发,集中建园,机械化 作业,生物除虫,立体灌溉,园林化管理,确保了该村茶 叶品牌生产、经营的规模化、有序化、规范化运作。一个 崭新的绿色园林化茶叶专业村,一个吃“农家饭菜”、尝 “绿色茶果”、观“乌云朱迹”、集“游园娱乐”于一身的新 农村呈现在众人面前,连前来观光旅游的挪威客人离开 时伸出大拇指发出:“乌-云-山-OK”的赞美感慨。
 三、“4A”景区之路,奋力抢前争先。2010 年以来, 乌云山村提出了“4A”景区的长期建设规划,并按照“依 托茶叶资源、强化景点建设、开辟人文景观、健全配套设 施”的思路,不断谋划新的发展,改善日益增长的物质文 化需求。先后建成了高效标准茶园560亩,优质葡萄果 园30 亩,新建了“月牙湖”水上茶楼、茶艺馆,增建了门 楼、茶亭新景点,改建了居民住宅仿古一条街,硬化开辟 了环湖旅游线路,高规模建设了生态旅游和文化活动广 场。“乌云寺”、“摩岩石刻”、“仙人倒挂”、“乌云朱迹”等 自然景观相继发掘,茶艺表演和健身歌舞更是一道亮丽 的风景。乌云山村的发展正如日中天,如火如荼,乌云山 的美景一定会在党和国家的一系列惠民政策、产业发展 政策、招商引资政策的鼓励、扶持下,全面、准确、真实的 被开发出来。“4A”景区建设之路,一定会在乌云山人创 业创新的拼搏中早日建成。